摘要

鲁迅在1930年代主张“废止汉字”,学界多从“反对文言”“激进策略选择”等角度思考,而其对于汉字符号本体的认知可提供理解这一问题的新路径。本文基于鲁迅日记中甲骨文书目的记载,钩沉出一段“甲骨文阅读史”,由此可见鲁迅对于古文字知识有着科学严谨的运用。对比钱玄同、瞿秋白对于汉字符号本体的态度,鲁迅由具体古文字知识到整体汉字形体变迁史,实则有着理性的价值判断。这种理性的价值判断必然与“废止汉字”的主张存在逻辑冲突。在《门外文谈》中,鲁迅正是通过“文字起源于大众”的“发明”消解这种冲突,将审视“汉字”的主体由“我”转为“大众”,从而完成文字起源于“大众”亦当归还与“大众”的逻辑论证,并以此为出发点主张“废止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