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清朝作为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何以能统治这么长久?以往的研究者常从"汉化论"加以解析,近年美国新清史学派的解释则从边缘视角出发,强调"满洲中心论",认为清朝统治成功的原因在于其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经营,在于其保持了满洲认同、满蒙联合、满人的族群未被"汉化"。作者认为"汉化论"与"满洲中心论"分别凸显了清朝统治的两个面相,在清史研究中,既不刻意突出满洲的特性,也不宜夸大汉化的影响,刻意强调其中一个方面,而有意忽略另一方面,都难以复原清史的全貌。文章以为融通这两个面相的完整表达似应"法明崇满"的双重研究视角。"法明"则彰显清朝在国家建构方面延续了传统"中国"的文化同一性,即"清承明制"的面向;"崇满"则将满人族群的文化融入自身的理念中,体现"首崇满洲"的面向,两者的有机融合反映出清朝治国理念的基本内涵,揭橥出清朝立国的成功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