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意义]研究数据要素确权的立法策略,有利于立法者优化数据确权立法和其他主体了解数据确权地方立法要点。[方法/过程]以我国有关数据要素确权的21份地方数据条例为样本,运用扎根理论方法,从确权的态度、概念、客体、属性、路径、内容、边界、主体与归属展开分析。[结果/结论]我国数据确权地方立法策略已表现出明显的数据确权倾向,以数据权益为概念表达,重财产属性而轻人格属性,通过双向确权促进数据流通利用、双重划定边界限定权利行使,但数据权利客体的范围不清、分类分级不够,且权利主体、归属、保护路径等仍不够具体。建议数据确权立法在态度与概念的表达策略、客体的优化策略、属性与保护路径的选择策略、内容与边界的扩展策略、主体与归属的确定策略上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