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渣在不同浓度氢氧化钠溶液中的反应过程

作者:李静; 陈东彬; 余其俊; 殷素红*
来源:硅酸盐学报, 2024, 52(05): 1508-1519.
DOI:10.14062/j.issn.0454-5648.20230697

摘要

为了探究氧化钠含量对碱激发矿渣胶凝材料产物分布的影响,采用偏光显微镜原位观测了矿渣颗粒在不同浓度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早期溶解行为,并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X射线衍射技术、选择性溶解法、压汞法等研究了矿渣的离子溶出、产物分布、物相演变、反应程度及硬化体孔结构。结果表明:氢氧化钠浓度较低时,矿渣颗粒周围先形成了一圈凝胶新相区,而后缩聚致密化,产物分布范围广。氢氧化钠浓度较高时,矿渣快速解聚,致使氢氧化钙的饱和指数大于0而析出六方板状的羟钙石,同时矿渣颗粒表面迅速沉积了一层反应产物层,产物分布范围较窄。虽然低氢氧化钠浓度有助于增大产物在孔隙中的分布范围,但矿渣的反应程度随着氢氧化钠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因此随着氧化钠含量的增大,碱激发矿渣硬化体的孔隙率降低,但最可几孔径尺寸增大。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