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评估改良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对贲门失弛缓症(AC)患者的食管动力学影响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纳入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为AC并行改良POEM的51例患者, 根据芝加哥分类标准分为Ⅰ、Ⅱ、Ⅲ型。应用食管高分辨率测压(HRM)比较改良POEM前后食管动力学变化, 24 h食管阻抗-pH监测观察术后反流情况, 采用吞咽困难障碍问卷(IDQ)、Eckardt评分和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评估AC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命质量。统计学方法采用配对t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和Pearson积矩相关分析。结果 AC患者术后3个月、1年的下食管括约肌静息压(LESP)和整合松弛压(IRP)均低于术前[分别为(23.89±12.68)、(23.44±12.56) mmHg(1 mmHg=0.133 kPa)比(39.29±16.14) mmHg和(16.13±9.43)、(15.37±8.36) mmHg比(30.57±11.31) mmHg],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520、7.866和7.641、8.909, P均<0.05)。Ⅰ型与Ⅱ型AC患者的LESP和IRP同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改良POEM后食管体部恢复部分收缩功能者术后1年的LESP低于同期食管体部未恢复收缩功能者[(15.38±4.54) mmHg比(25.65±13.19) mmHg],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039, P<0.05)。AC患者术后3个月、1年病理性酸反流发生率分别为7.8%(4/51)、2.0%(1/51)。AC患者术后3个月、1年的IDQ和Eckardt评分均低于术前[分别为4分(0分, 10分)、4分(0分, 11分)比23分(18分, 30分)和2分(1分, 3分)、1分(0分, 1分)比5分(4分, 5分)],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6.036、-6.104和-5.971、-6.209, P均<0.01)。根据Eckardt评分, 术后3个月、1年的临床缓解期比例高于术前[98.0%(50/51)、100.0%(51/51)比19.6%(10/51)],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4.76、68.56, P均<0.05)。AC患者术后3个月、1年SF-36问卷一般健康和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术前[0.55分(0.45分, 0.70分)、0.55分(0.45分, 0.70分)比0.45分(0.30分, 0.55分)和0.88分(0.75分, 1.00分)、0.88分(0.75分, 1.12分)比0.75分(0.75分, 1.00分)],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4.439、-4.225和-2.123、-2.320, P均<0.05), 健康变化评分均低于术前[3.00分(2.00分, 3.00分)、2.00分(1.00分, 3.00分)比4.00分(3.00分, 4.00分)],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4.827、-4.841, P均<0.05)。改良POEM前后LESP变化值与IRP变化值均呈正相关(r=0.624、0.592, P均<0.01)。结论改良POEM可显著改善AC患者的临床症状和LES松弛功能, 术后反流发生率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