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亲缘关系不仅具备生物学属性,而且具备历史文化意义。立足于中西方亲缘关系词对比的语言文化学视角,亲缘关系在我国存在某些“历史的原罪”,主要表现为由礼制文化传统衍生的对于内外亲疏的精确化区分。此外,场域理论解释了成人、儿童主体之间的互动状态,从中可以发现成人对儿童存在亲缘关系上的“现实的压迫”。但是儿童作为文化意义上的存在,有其自身的主动性和解释性再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