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通过湿筛法得到不同造林地(桤木林、杜仲林、刺槐林、滇柏林和未造林地)不同土层(0—10,10—20,20—30 cm)土壤大团聚体(>2 mm)、中间团聚体(0.25~2 mm)、微团聚体(53μm~0.25 mm)以及粉+黏团聚体(<53μm)和土壤微生物量及微生物碳代谢活性。结果表明:造林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有显著的影响,造林地会导致大团聚体的破碎化,未造林地>0.25 mm的大团聚体含量均小于林地。在0—30 cm的土层深度内,在土壤的各粒径团聚体中,桤木林、杜仲林以>0.25 mm的大团聚体为主,占粒径总组成的20%以上;刺槐林、滇柏林以中间团聚体和粉+黏团聚体为主;而未利用林地则以粉+黏团聚体为主,约占粒径总组成的40%。在0—30 cm土层深度的各土层上,桤木林、杜仲林团聚体MWD和GMD值均明显高于其他林地,而在20—30 cm土层,这种差异变小,说明人类活动对土壤团聚体稳定的影响主要集中在0—10 cm的土壤表层。不同林地土壤微生物对不同种类碳源的利用强度存在较大差异,碳水化合物和羧酸类碳源是土壤微生物的主要碳源,其次为氨基酸类、酚酸类和聚合物类,胺类碳源的利用率最小。相关性分析表明:造林过程中,土壤氨基酸类、碳水化合物类、羧酸类与大团聚体、中团聚体、MWD和GMD呈显著正相关(p<0.05);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微生物代谢熵与微团聚体和粉微团聚体呈显著正相关(p<0.05)。总体上看,喀斯特地区造林后土壤结构趋于改善,并且微生物碳代谢活性增强。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