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基于“脑心同治”理论和生脉注射液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MIRI)的使用,创新性地使用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初步探讨生脉注射液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TCMSP、BATMAN-TCH、PubChem数据库并结合文献收集生脉注射液的有效成分及靶点信息,由GeneCards及OMIM数据库收集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CIRI)靶点,经过Uniprot校正基因名后取交集靶点,导入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图及拓扑分析,运用Metascape数据库对蛋白质互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筛选的关键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利用AutoDock Tools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 生脉注射液治疗CIRI的主要活性成分为豆甾醇、人参炔三醇、β-谷甾醇、人参皂苷Rh2等,核心靶点主要为TNF、IL-6、IL-1β、EGFR、BDNF、Caspase3等,主要涉及PI3K-Akt、MAPK及Th17细胞分化信号通路,分子对接显示豆甾醇、β-谷甾醇及人参皂苷Rh2与核心靶点稳定结合。结论 该研究初步探究了生脉注射液治疗CIRI的作用机制,揭示生脉注射液可能是通过抑制再灌注过程中细胞凋亡、炎症反应及线粒体功能障碍等方面来发挥作用,后期将基于PI3K-Akt信号通路进行动物实验进一步验证生脉注射液的作用机制。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