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祁连山南坡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是西北内陆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高寒生态脆弱区,近年来由于全球变暖和人类活动共同影响,该区生态环境发生了明显变化,基于此对该区不同植被类型枯落物和土壤持水性能进行分析,并利用不同植被类型土壤理化性质对其持水差异原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不同植被类型枯落物持水性能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枯落物蓄积量为青海云杉(17.80 t·hm–2)>混合灌丛(15.50 t·hm–2)>祁连圆柏(6.08 t·hm–2)>高寒草甸(4.08 t·hm–2)>高山草地(3.33 t·hm–2),自然含水量为混合灌丛(7.58t·hm–2)>青海云杉(2.13t·hm–2)>高寒草甸(1.25t·hm–2)>高山草地(1.17t·hm–2)>祁连圆柏(0.75t·hm–2),最大持水量为青海云杉(30.33t·hm–2)>混合灌丛(19.67t·hm–2)>祁连圆柏(10.25t·hm–2)>高寒草甸(4.08t·hm–2)>高山草地(3.17t·hm–2);不同植被类型土壤质量含水量(P<0.01)、贮水量(P<0.05)及饱和蓄水量(P<0.001)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容重、总孔隙度、砂含量、粉砂含量、黏粒含量及有机质含量因不同植被类型立地条件和生长环境的影响而具有明显差异。经分析后发现,各土壤理化指标都不同程度的影响着各植被类型的持水性能,其中土壤容重和砂粒越大,相应的土壤持水能力越差,土壤粉砂、黏粒、总孔隙度及有机质越大,相应的土壤持水能力越好。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