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珀酸对大鼠切口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作者:东淑珍; 石翊飒*; 师永倩; 金平
来源: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1, 34(10): 1202-1211.
DOI:10.13200/j.cnki.cjb.003450

摘要

目的探讨鞘内注射甘珀酸(carbenoxolone,CBX)对大鼠趾部切口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生理盐水组、CBX组(0.6μg/10μL)、抑制剂组(1.25μg/10μL)。生理盐水组、CBX组、抑制剂组大鼠于术前30 min经鞘内分别注射生理盐水、CBX、CBX抑制剂10 panx,均10μL/只,模型组不给药;采用经典Brennan法对大鼠进行趾部切口痛模型操作,对照组不给药不进行手术处理。于术前30 min及术后2、4、6、24 h测定各组大鼠的机械缩足阈值(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MWT)和热缩足潜伏期(thermal withdrawal latency,TWL)。于术后2、4、6、24 h,Western blot法测定各组大鼠脊髓腰膨大中缝隙连接蛋白1(pannexin 1,PX1)的表达水平。于术后2 h,免疫荧光法检测对照组、模型组、CBX组、抑制剂组大鼠脊髓腰膨大的PX1及与脊髓星形胶质细胞活化标志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的共表达情况。结果各组大鼠术前MWT及TW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和生理盐水组术后2、4、6 h的MWT明显降低(P <0.001);各时间点的TWL明显降低(P <0.001),PX1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 <0.05)。与模型组比较,生理盐水组各时间点MWT、TWL、PX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CBX组及抑制剂组术后2、4 h的MWT均明显升高(P <0.001),2、4、6 h的TWL明显升高(P <0.001);CBX组2、4、24 h的PX1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 <0.05),抑制剂组2、4、6、24 h的PX1表达量明显降低(P <0.05)。与CBX组比较,抑制剂组各时间点的MW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和24 h的TWL明显升高(P <0.05);术后2、6 h的PX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 <0.05),术后4 h明显升高(P <0.05)。模型组的PX1和GFAP共表达最明显,CBX组的共表达有所减少,抑制剂组减少最显著。结论 CBX可缓解大鼠趾部切口痛,可能是通过抑制PX1的表达及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而发挥作用的。

  • 出版日期2021
  • 单位兰州大学; 第二临床医学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