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康熙廿一年(1682)六月中旬持续暴雨,孝妇河淄川段河堤决口,洪水泛滥,沿岸村庄淹没,农田被毁,洪水滔天,一片汪洋。淄川文士袁藩府邸、居室、庄园被冲毁,万卷藏书、大量古董被洪水席卷一空。袁藩长诗《水难》记录了发生于齐地的这次有史以来的空前水难。人们对袁藩的遭遇给予极大同情,或直接写水难诗,或题写和诗,或编为小说、词曲,几乎齐地的文人都对这次水难做出了文学回应。由此,在史书方志之外,文学为这次水难提供了最真实的细节,不仅为后世保存了最可靠、最完整的水难史记载,也为后世研究清代齐地生态环境提供了宝贵资料。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