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利用基于串联质谱标签(Tandem mass tag, TMT)的蛋白质组学技术对长果桑(Morus macroura)的杂交品种台湾长果桑根部盐胁迫前后的差异蛋白进行鉴定和分析,筛选其响应盐胁迫的关键蛋白,初步解析其响应盐胁迫的蛋白质组学机制.结果发现,台湾长果桑根部在100 mmol/L NaCl溶液处理4周后,与未处理的相比,差异蛋白表达量变化显著,共鉴定出160个差异蛋白.通过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 GO)功能分类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 KEGG)代谢通路分析发现,这些差异蛋白功能涉及活性氧清除、胁迫防御、能量产生、碳水化合物代谢、转录翻译、生长发育、信号转导和物质转运、蛋白质折叠和合成、细胞骨架组成等.100 mmol/L NaCl胁迫处理下,二氢黄酮醇还原酶、原卟啉原氧化酶、果糖二磷酸醛缩酶、1,3-β-葡聚糖合酶等68个蛋白表达量显著上调,谷胱甘肽S-转移酶、蔗糖合成酶、甲基转移酶、过氧化物酶、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GTP(Guanosine-5’-triphosphate)结合蛋白等92个蛋白表达量显著下调.根部差异蛋白对盐胁迫的响应,反映了台湾长果桑在蛋白功能表达和代谢途径上对盐胁迫的协调和自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