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斯特地区农村居民点对石漠化演变的影响

作者:李晓青; 徐修桥; 谢炳庚; 刘茹; 周楷淳*
来源:经济地理, 2020, 40(10): 154-163.
DOI:10.15957/j.cnki.jjdl.2020.10.018

摘要

以行政村作为基本研究单元,利用规模特征度量、密度分析、景观指数分析等研究1989—2017年平果县农村居民点和石漠化的时空演变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地理探测器发掘农村居民点与石漠化演变的内在驱动机理和相互作用。结果表明:①平果县农村居民点受交通干线和河流影响,空间分布不均,整体呈现东北、西南多,中部少的特点,密度特征表现为南北密、中部疏,景观形状指数南高北低、由西南向西北递减;②平果县石漠化规模排序依次是强度>潜在>中度>极强度>轻度,县域东北部、西南部等居民密集区石漠化较为严重,1989—2017年石漠化面积呈现增—减—增—减的波动变化趋势;③农村居民点演变速率、变异系数和景观形状指数和对石漠化演变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和一定的协同力,对石漠化演变起重要作用,任意两个农村居民点驱动因素的交互作用对石漠化空间差异的影响均大于单一驱动因素,且交互作用类型均为双因子增强或非线性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