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去肾神经术(renal denervation,RD)和药物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后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大鼠模型心功能、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交感神经系统和心脏自主神经系统的影响,探究RD与抗HF药物的疗效差异、最佳治疗时机以及疗效机制。方法 1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MI组(心肌梗死组)、RD组(去肾神经组)、MI-1d+RD组(AMI后1天行RD)、MI-1d+Drugs组(AMI后1天予以药物治疗)、MI-4w+RD组(AMI后4周行RD)、MI-4w+Drugs组(AMI后4周予以药物治疗),每组各20只。AMI后1天及4周后分别行RD、β受体阻滞剂(β-blocker)+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CEI)药物联合治疗。检测并记录AMI后8周各组大鼠模型的心功能、血浆脑钠尿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肾素、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osterone,ALD)、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水平,梗死心肌NE含量,心率和5 min内NN间期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of NN intervals,SDNN)。结果 AMI后8周,对照组、AMI组、RD组、MI-1d+RD组、MI-1d+Drugs组、MI-4w+RD组、MI-4w+Drugs组大鼠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分别为85%、36%、82%、77%、65%、53%、45%。AMI组大鼠较对照组LVEF显著下降(P<0.05),血浆BNP、肾素、AngⅡ、ALD、NE水平均显著增加(P<0.05),梗死心肌NE水平、HR显下降(P<0.05),SDNN显著增加(P<0.05)。MI-1d+RD组大鼠较AMI及MI-1d+Drugs组LVEF显著增加(P<0.05),血浆BNP、肾素、Ang II、ALD、NE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MI-1d+RD组、MI-1d+Drugs组大鼠较AMI组梗死心肌NE含量、心率显著均增加(P<0.05),SDNN显著下降(P<0.05);MI-4w+RD组、MI-4w+Drugs组大鼠较AMI组梗死心肌NE、心率及SDNN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MI后早期行RD改善心功能的疗效强于β受体阻滞剂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联合治疗,其疗效机制包括抑制交感神经系统、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以及调节心脏交感-迷走神经功能平衡。

  • 出版日期2019
  • 单位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全文